神舟电脑支架拍照教程(利用神舟电脑支架,发挥你的摄影潜能)
摄影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的发挥艺术形式。然而,影潜想要拍摄出专业级的神舟神舟作品,并不仅仅依赖于优秀的电脑电脑的摄摄影技术,合适的支架支架摄影器材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篇文章中,拍照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神舟电脑支架来提升你的教程拍摄技巧和创作能力。

选择合适的利用神舟电脑支架:为什么它是你的理想选择?
无论是风景、人像还是云南idc服务商发挥静物摄影,选择合适的支架对于拍摄作品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都至关重要。神舟电脑支架具有轻便、易携带的特点,使其成为许多摄影师的首选。无论你是在户外拍摄还是在室内创作,它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神舟电脑支架的组装与调整:打造一个稳定的拍摄平台
在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之前,正确的组装和调整非常重要。确保你已经阅读并理解了支架的使用说明书。根据你的需求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以确保你可以获得最佳的拍摄角度。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拍摄风景照片:捕捉大自然的壮丽
风景摄影是许多人钟爱的一种摄影风格。而神舟电脑支架的稳定性能够帮助你捕捉到大自然的美丽。服务器托管通过将相机固定在支架上,你可以避免手持摄影时可能出现的晃动,从而获得更清晰、更鲜明的风景照片。
使用神舟电脑支架进行人像摄影:展现个体的独特之处
人像摄影需要更多的细致和专注。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固定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上,这样你可以更好地专注于构图和人物表情,捕捉到被摄者的真实感情和独特魅力。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拍摄静物:展示细节和纹理
静物摄影需要对细节和纹理的捕捉力度更高。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固定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上,并使用远距离拍摄或微距镜头来展示静物的细节和纹理。这样一来,你的作品将更加生动和逼真。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进行长曝光摄影:创造令人惊叹的效果
长曝光摄影是一种创造力十足的摄影技术。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稳定地放置在一个位置上,并使用适当的快门速度来拍摄流动的香港云服务器水或移动的云彩。这种技术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为你的作品增添一种独特的氛围和动感。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进行夜间摄影:捕捉星空的壮丽
夜间摄影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摄影领域。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固定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上,并使用适当的快门速度和曝光时间来捕捉夜空中璀璨的星星。这样一来,你可以创造出壮丽而迷人的夜景作品。
通过神舟电脑支架拍摄运动照片:冻结时间的瞬间
运动摄影要求你能够准确地捕捉到瞬间的动作。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固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并使用适当的快门速度来冻结运动。无论是拍摄运动比赛还是宠物的趣味行为,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进行延时摄影:记录慢节奏的变化
延时摄影是一种记录慢节奏变化的摄影技术。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并设置适当的延时拍摄功能。这样一来,你可以记录下日出日落、云彩流动和潮汐变化等现象,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进行多重曝光摄影:创意无限
多重曝光摄影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感的摄影技术。通过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可以将相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并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主题。通过后期处理软件将这些照片合成为一个作品,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
利用神舟电脑支架进行视频拍摄:稳定画面,提升质量
除了拍摄静态照片,神舟电脑支架还可以帮助你拍摄稳定的视频。通过将相机固定在支架上,你可以避免手持摄影时可能出现的晃动,提高视频的质量和稳定性。这对于拍摄旅行视频、纪录片或Vlog都非常有帮助。
神舟电脑支架保养与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重要的摄影器材,神舟电脑支架的保养和维护也非常重要。定期清洁和检查支架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稳定性。此外,正确的使用和储存也可以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神舟电脑支架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让摄影更加顺利
使用神舟电脑支架时,有一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例如,注意相机和支架的平衡,避免过度承载导致松动或损坏;选择适当的位置和环境进行拍摄,确保安全和稳定。这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支架,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神舟电脑支架的创新与发展:持续提升拍摄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神舟电脑支架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新一代的支架可能会具备更多的功能和特点,以满足摄影师不断增长的需求。持续关注支架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摄影爱好者必须做到的。
通过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神舟电脑支架,你将能够在摄影创作中发挥更大的潜能。无论是风景、人像还是静物摄影,它都能为你提供稳定的拍摄平台,帮助你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创造出更多的惊喜。相信这篇教程将对你的摄影技巧有所帮助,让你在摄影旅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满足。
本文地址:http://www.bzuk.cn/news/252b39974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Pixelbook教程(探索Pixelbook的功能与技巧,体验极致的电脑操作体验)
(只有背景,没有菜单栏问题没有解决)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VNC)是进行远程桌面控制的一个软件。客户端的键盘输入和鼠标操作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控制服务器的操作。服务器的图形界面 通过网络传输会客户端显示给用户。给你的感觉就像直接在操作本地计算机一样,只是所有的程序和命令都是在服务器端执行。1、打开一个Terminal,安装vnc4serversudo apt-get install vnc4server2、接着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panel3、启动vnc4server,输入vnc4server此时系统会提示你输入密码,在通过客户端链接时将会用到这个密码。 输入完密码后你将看到类似下边的提示:这里你就可以看到了新创建了一个桌面 为ubuntu:1这个作为后台连服务器用4.编辑启动脚步vim /home/用户名/.vnc/xstartup5.重启VNC服务vncserver -kill :1 然后再启动vnc服务输入vnc4server6.在window下打开vnc客户端输入 服务器IP+:1:7.点击确定,输入在服务端的密码8.成功登录PS:在这里顺便介绍一款window下操作linux类似FTP工具winscp,从window上拉取某个文件到linux下,直接拉取到对应的文件夹就达到了上传效果+++++++++++++++++++附贴xrdp的方法++++++++++++++打开终端:依次安装sudoapt-get install xrdpsudoapt-get install vnc4server tightvncserver安装完毕以后,执行以下命令(该命令的作用是由于安装了 gnome桌面,ubuntu12.04中同时存在unity、GNOME多个桌面管理器,需要启动的时候指定一个,不然即使远程登录验证成功以后,也只是背景,其他什么也没有)cd /home/youruser(youruser 是每个人自己的用户名)sudo /etc/init.d/xrdp restart3、运行Windows的mstsc
通过命令youtube-dl下载YouTube视频。安装youtube-dl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安装完毕后就可以用下面的格式下载TouTube视频: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例如,使用youtube -F可以列出当前YouTube视频可用的视频格式: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再使用youtube-dl -f format code来选择下载列出的视频: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使用代理的方法下载:复制代码代码如下:通过youtube-dl -h可查询更多格式和用法。
1、方法一,编辑rc.loacl脚本 Ubuntu开机之后会执行/etc/rc.local文件中的脚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vi /etc/rc.local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sudo chmod 755 /etc/init.d/tes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cd /etc/init.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update-rc.d: warning: /etc/init.d/test missing LSB information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d /etc/init.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emoving any system startup links for /etc/init.d/test ... /etc/rc0.d/K95test /etc/rc1.d/K95test /etc/rc2.d/S95test /etc/rc3.d/S95test /etc/rc4.d/S95test /etc/rc5.d/S95test /etc/rc6.d/K95test
如何进行云电脑设置教程(一步步教你完成云电脑的渲染设置)
大咖plus电脑安装教程(大咖plus电脑安装教程、安装步骤、一步步完成安装)
解决电脑启动蓝屏硬盘模式错误的有效方法(排除硬盘模式错误,让电脑安稳启动)
今天为了测试自己写的一个小应用,拿出了早已沦为备用机的Defy来做调试,结果发现ubuntu无法识别,找了一下,解决方案如下:获取usb设备信息通过usb连接上我们的手机,然后打开终端,输入lsusb,出现这样的界面:找到我们的设备,比如我这台Defy就是图中所示的部分。记下22b8:428c,等下会用到。切换root权限:sudo -s创建规则文件gedit /etc/udev/rules.d/feelyou-android-devices.rules添加规则信息在gedit中,给feelyou-android-devices.rules写入内容:SUBSYSTEM==usb,SYSFS{Google Inc.}==22b8,MODE=428c这里面的22b8和428c就是之前lsusb获得的信息。应用规则文件chmod a+rx /etc/udev/rules.d/feelyou-android-devices.rules/etc/init.d/udev restart重启adb切换到Android sdk目录下面的platform-tools文件夹,执行:sudo ./adb kill-serversudo ./adb devices成功之后会看到在Eclipse中已经可以正常识别了
热门文章
- 1索尼KDL32R500C电视评测(探索索尼KDL32R500C的特点和性能)
- 2电脑读取监控内存卡错误的解决办法(排除电脑读取监控内存卡错误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3解决电脑显示菜单错误的有效方法(排除电脑无法打开显示菜单问题的实用技巧)
- 4解决电脑状态错误的有效方法(识别、排查和修复电脑故障的关键步骤)
- 5电脑开机错误00005(深入了解电脑开机错误00005,避免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
- 6电脑XP系统DNS配置错误解决方案(解决电脑XP系统DNS配置错误的实用方法)
- 7Ubuntu 15.10 Beta 的代号叫 Wily Werewolf(威利狼人),于10 月20 号正式发布了。假如你是一个勇于尝鲜的试用达人,可以参考本文先将你的 Ubuntu 15.04 升级到 Ubuntu 15.10 Beta。注意:Ubuntu 15.10 beta 目前还只是测试版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和Bug,一旦升级到Ubuntu 15.10 beta 除了重装将无法再降级回 15.04。Ubuntu 15.04升级到Ubuntu 15.10Ubuntu 15.04 升级到 Ubuntu 15.10 的步骤同时适用于:Xubuntu、Kubuntu、Lubuntu、Ubuntu Gnome 和 Ubuntu Mate。1.打开软件和更新2.浏览到更新选项卡 — 勾选提前释放出的更新 — 选择适用任何新版本3.当以上选项配置好之后,使用如下命令来更新系统: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以上命令可能会花比较长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你的网速和使用的源。4.使用如下命令运行软件更新器, -d 参数会寻找版本升级sudo update-manager –d 5.执行如上命令后,软件更新器将会检查当前系统可用的版本更新 接下来想必不用我说了。下载Ubuntu 15.10 beta假如你不想直接在系统上升级就试用 Ubuntu 15.10,可以直接下载 ISO 镜像文件在虚拟机中安装尝鲜。如何将Ubuntu 15.04升级到Ubuntu 15.10这个问题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希望本文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哦。
- 8利用系统自带的网络功能创建热点5、进入Wi-Fi安全选项卡,选择 WPA & WPA2 Personal 并且输入密码。7、 进入IPv6选项卡,在Method(方法)里设置为忽略ignore (只有在你不使用IPv6的情况下这么做) 8、 点击 Save(保存) 按钮以保存配置。a、 把 mode=infrastructure 改成 mode=ap 并且保存文件。11、你现在可以把你的设备连上Wifi了。已经过 Android 5.0的小米4测试。(下载了1GB的文件以测试速度与稳定性)1:安装热点产生工具,hostap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nterface=wlan0driver=nl80211ssid=XXXXXX #xxxx是你用手机访问时,看到的无线网络的名字hw_mode=gchannel=10macaddr_acl=0auth_algs=3wpa=2wpa_passphrase=XXXXXX #xxxx是你用手机访问时,需要输入的密码。自己设置一个密码wpa_key_mgmt=WPA-PSKwpa_pairwise=TKIPCCMPrsn_pairwise=TKIPCCMP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nano /etc/dhcp/dhcpd.conf在文件的最后添加如下:5:最后一步,写一个脚本,放在你的home目录(或者你认为方便的位置),方便的开启热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bin/bashap.sh脚本做好保存后,修改成为可执行的权限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sh
- 9如何关闭笔记本电脑的自动更新系统(简单操作教你关闭自动更新功能,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流量消耗)
- 10Ubuntu 14.04 LTS 已经出来了,我要如何(怎样)升级到Ubuntu 14.04 LTS版本呢?我们可以从镜像或者主要发型版本来升级到最新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uname -mr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 3.2.0-51-generic x86_64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apt-get update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do-release-upgratedo-release-upgrate 会运行升级工具。你只需要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操作即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hecking for a new Ubuntu release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o-release-upgrade -d提醒:关于从Ubuntu 13.10 从桌面 升级系统的操作首先,你需要移除所有第三方的二进制驱动,比如 NVIDIA 或者 AMD 显卡驱动。一旦移除后再重启桌面,按住 ALT+F2 并且在 命令框中输入 update-managerupdate manager 会打开并告诉你: New distribution release 14.04 LTS is available(新版的版本 14.04 LTS已经可以使用).只要点击 Upgrade(升级),然后跟着屏幕上的指示操作即可。注意所有的TLS 桌面版用户需要等到一个叫做 Ubuntu LTS v14.04.1 释放出来才行。假如不想等这个版本,可以在 update-manager中使用 -d 参数来升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 Ubuntu 12.04 LTSs 升级到 Ubuntu 14.04 LTS 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reboot然后确认你是否升级到了最新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sb_release -a$ uname -mrs$ tail -f /var/log/app/log/file确认升级到最新版本后,再重新安装第三方的二进制驱动。
- 11我想很多人都试过装双系统,windows系统在重装的时候总是把MBR重写了,重装windows后无法找到ubuntu的引导。恢复引导其实也很简单,找个ubuntu的安装盘,从安装盘启动,试用ubuntu,打开终端。 1、运行命令:sudo fdisk -l (这里不是数字1,是字母l),找到ubuntu所在根目录。2、运行命令:sudo mkdir /media/tmpdir 建立临时文件夹,然后输入命令:sudo mount /dev/sda11 /media/tmpdir挂载系统。3、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输入命令: sudo 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media/tmpdir /dev/sda (注意,这里就是sda,后面不要写成sda11),假如显示no error report,则表示基本成功了。 4、接下来,重启系统.这时引导已经像往常一样了。但先不要进入windows,先进入ubuntu,在终端中输入命令:sudo update-grub2 更新grub后方成功完成,这时候就可以重启进入任意一个系统了注意事项:可能你显示的跟我不一样,因为我这是在真正的ubuntu系统下截的图,我这里的挂载情况是这样的。
- 12想知道怎样从Ubuntu 14.04 LTS 升级到Ubuntu 14.10么? 这就是大家要讲的Canonical不会强迫14.04的用户升级到14.10这个中间版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将你的坚如磐石的Trusty Tahr升级到(有点让人印象深刻的)Utopic Unicorn。要得到非LTS版本的Ubuntu发布通知,你需要在软件和更新工具中选择。这个很直接。打开 ‘软件和更新’选择 ‘更新’ 选项进入‘有新版本Ubuntu时通知我’的选项在下拉菜单选项中将‘对于长期支持版本’改成‘对于任何版本’切换后你会想快点更新。现在准备就绪!Canonical此刻会弹出“升级”提示给用户(相比较普通的ISO镜像而言经常延迟)可以通过软件更新工具更新到14.10了。
全站热门
Debian桌面环境默认不允许root登录,所以需要修改配置。 一、让Debian可以使用root登录 1)首先修改gdm3的设定文件(/etc/gdm3/daemon.conf),在[security]字段后面追加如下一行: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vi /etc/pam.d/gdm-password 将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_success注释掉 //本行前加# 二、让Debian以root自动登录 1)首先修改gdm3的设定文件(/etc/gdm3/daemon.conf),在[daemon]字段后面追加如下两行: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TimedLoginEnable = true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vi /etc/pam.d/gdm-autologin 将[/ode]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_success[/code]注释掉。 //在本行前加#,取消Debian不让root登录的限制。 重启系统即可!
“一个软件只做一件事情”的哲学思想已经被这个新来者彻底颠覆。除了取代了 sysvinit 成为新的系统初始化工具外,systemd 还是一个系统管理工具。目前为止,由于 systemd-sysv 这个软件包提供的兼容性,那些我们使用惯了的工具还能继续工作。但是当 Debian 将 systemd 升级到214版本后,这种兼容性就不复存在了。升级措施预计会在 Debian 8 Jessie 的稳定分支上进行。从此以后用户必须使用新的命令来管理系统、执行任务、变换运行级别、查询系统日志等等。不过这里有一个应对方案,那就是在 .bashrc 文件里面添加一些别名。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 systemd 是怎么改变你管理系统的习惯的。在使用 systemd 之前,你得先把 sysvinit 保存起来,以便在 systemd 出错的时候还能用 sysvinit 启动系统。这种方法只有在没安装 systemd-sysv 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p -av /sbin/init /sbin/init.sysvinit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下面的文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nit=/sbin/init.sysvinit添加到内核启动参数项那里。systemctl 的基本用法systemctl 的功能是替代“/etc/init.d/foo start/stop”这类命令,另外,其实它还能做其他的事情,这点你可以参考 man 文档。一些基本用法: systemctl - 列出所有单元(UNIT)以及它们的状态(这里的 UNIT 指的就是系统上的 job 和 service) systemctl list-units - 列出所有 UNIT systemctl start [NAME...] - 启动一项或多项 UNIT systemctl stop [NAME...] - 停止一项或多项 UNIT systemctl disable [NAME...] - 将 UNIT 设置为开机不启动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 UNIT,以及它们的状态 systemctl --failed - 列出开机启动失败的 UNIT systemctl --type=mount - 列出某种类型的 UNIT,类型包含:service, mount, device, socket, target systemctl enable debug-shell.service - 将一个 shell 脚本设置为开机启动,用于调试为了更方便处理这些 UNIT,你可以使用 systemd-ui 软件包,你只要输入 systemadm 命令就可以使用这个软件。你同样可以使用 systemctl 实现转换运行级别、重启系统和关闭系统的功能: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 切换到运行级别5,就是有桌面的运行级别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 切换到运行级别3,没有桌面的运行级别 systemctl reboot - 重启系统 systemctl poweroff - 关机所有命令,包括切换到其他运行级别的命令,都可以在普通用户的权限下执行。journalctl 的基本用法systemd 不仅提供了比 sysvinit 更快的启动速度,还让日志系统在更早的时候启动起来,可以记录内核初始化阶段、内存初始化阶段、前期启动步骤以及主要的系统执行过程的日志。所以,以前那种需要通过对显示屏拍照或者暂停系统来调试程序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啦。systemd 的日志文件都被放在 /var/log 目录。假如你想使用它的日志功能,需要执行一些命令,因为 Debian 没有打开日志功能。命令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ddgroup --system systemd-journal # mkdir -p /var/log/journal # chown root:systemd-journal /var/log/journal # gpasswd -a $user systemd-journal 通过上面的设置,你就可以以普通用户权限使用 journal 软件查看日志。使用 journalctl 查询日志可以获得一些比 syslog 软件更方便的玩法: journalctl --all - 显示系统上所有日志,以及它的用户 journalctl -f - 监视系统日志的变化(类似 tail -f /var/log/messages 的效果) journalctl -b - 显示系统启动以后的日志 journalctl -k -b -1 - 显示上一次(-b -1)系统启动前产生的内核日志 journalctl -b -p err - 显示系统启动后产生的“ERROR”日志 journalctl --since=yesterday - 当系统不会经常重启的时候,这条命令能提供比 -b 更短的日志记录 journalctl -u cron.service --since=2014-07-06 07:00 --until=2014-07-06 08:23 - 显示 cron 服务在某个时间段内打印出来的日志 journalctl -p 2 --since=today - 显示优先级别为2以内的日志,包含 emerg、alert、crit三个级别。所有日志级别有: emerg (0), alert (1), crit (2), err (3), warning (4), notice (5), info (6), debug (7) journalctl >yourlog.log - 将二进制日志文件复制成文本文件并保存到当前目录Journal 和 syslog 可以很好的共存。而另一方面,一旦你习惯了操作 journal,你也可以卸载掉所有 syslog 的软件,比如 rsyslog 或 syslog-ng。假如想要得到更详细的日志信息,你可以在内核启动参数上添加“systemd.log_level=debug”,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journalctl -alb 你也可以编辑 /etc/systemd/system.conf 文件来修改日志级别。利用 systemd 分析系统启动过程systemd 可以让你能更有效地分析和优化你的系统启动过程: systemd-analyze - 显示本次启动系统过程中用户态和内核态所花的时间 systemd-analyze blame - 显示每个启动项所花费的时间明细 systemd-analyze critical-chain - 按时间顺序打印 UNIT 树 systemd-analyze dot | dot -Tsvg >systemd.svg - 为开机启动过程生成向量图(需要安装 graphviz 软件包) systemd-analyze plot >bootplot.svg - 产生开机启动过程的时间图表systemd 虽然是个年轻的项目,但已有大量文档。首先要介绍给你的是Lennart Poettering 的 0pointer 系列。这个系列非常详细,非常有技术含量。另外一个是免费桌面信息文档,它包含了最详细的关于 systemd 的链接:发行版特性文件、bug 跟踪系统和说明文档。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询 systemd 都提供了哪些文档: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an systemd.index 不同发行版之间的 systemd 提供的命令基本一样,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打包方式。
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iOS都在致力于系统的融合性,Canonical 开发人员经完成了一些系统自带应用的开发工作,这些应用可同时适用于移动和桌面设备,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Ubuntu Touch音乐播放器,已经适用于不同的设备。现在,Canonical 工作是支持手机和Ubuntu Ubuntu桌面。不久以后,该项目将被合并成一个单一的项目,可能在几年后。直到那时,我们看到的是由于这种融合方式最大的变化就是 Ubuntu Touch 应用程序即使在桌面运行都没有任何问题。Ubuntu Touch 音乐播放应用可以根据系统显示大小自动调整其大小和播放列表。Ubuntu Touch 音乐播放应用看起来运行非常棒,下面我们来看看图片:从运行结果来看,距离融合的目的已经越来越近了,假如你想试一试音乐播放器,可以通过PPA进行安装,不过目前只适用于 Ubuntu 14.10用户,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vthompson/ppa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music-app假如你想使用numix圆图标替换现有图标。运行该命令:sudo sed -i s/Icon=.*/Icon=gnome-music/1 /usr/share/applications/com.ubuntu.music_music.desktop现在还不要期望太多的应用程序的变化,还需要耐心等待。
第一步:假如你没更改过默认的 runlevel,则安装好后是 runlevel 2,我们先查看以下吧: # cat /etc/inittab | grep initdefault id:2:initdefault: id:2 表示当前的 runlevel。 第二步:禁止X-Window: # update-rc.d gdm3 disable 2 最后的2 表示当前需要禁用 X-Window 的 runlevel。 第三步:不用我说了吧,重启试一下: # reboot
在 Windows 中把时间设置正确了过后,回到在 Ubuntu 后系统的时间又不一样了,在 Ubuntu中把时间设置正确后进入 Windows 后,时间又不一致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Windows 和 Ubuntu它们在默认情况下看待硬件时间(主板上的BOIS显示的时间)的方式不一样。 知道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是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关于时间的概念UTC即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协调世界时GMT即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平时Windows 与 Linux 缺省看待系统硬件时间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 Windows把系统硬件时间当作本地时间(local time),即操作系统中显示的时间跟BIOS中显示的时间是一样的。 * Linux/Unix/Mac把硬件时间当作 UTC,操作系统中显示的时间是硬件时间经过换算得来的,比如说北京时间是GMT+8,则系统中显示时间是硬件时间+8。这 样,当PC中同时有多系统共存时,就出现了问题。假如你的 Ubuntu 和 Windows 中设置的时区都为北京时间东八区,而你在 Ubuntu中把当前系统时间更改为9:00AM。则此时硬件中存储的实际C时间是1:00AM。这时你重启进入Windows后,你会发现 windows系统中显示的时间是 1:00AM,比 Ubuntu 中慢了八个小时。同理,你在 Windows中更改或用网络同步了系统时间后,再到Ubuntu中去看,系统就会快了8小时。在实行夏令时的地区,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些。在ubunut下联网后时间还未能自动调整过来, 可用一下方法修改:让 Windows 把硬件时间当作 UTC开始->运行->CMD,打开命令行程序(Vista则要以管理员方式打开命令行程序方可有权限访问注册表),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命令并回车Reg add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imeZoneInformation /v RealTimeIsUniversal /t REG_DWORD /d 1====================================================================Ubuntu中不使用UTC时间,而启用本地时间编辑/etc/default/rcS把其中的内容“UTC=yes”改成“UTC=no“,保存后重启系统就可以了
热门文章
- 1如何关闭笔记本电脑的自动更新系统(简单操作教你关闭自动更新功能,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流量消耗)
- 2Ubuntu Trusty带来的是3.13.0 Linux kernel ,需要准备所有ubuntu库的某些条件,docker安装包被称之为docker.io。(注:Ubuntu (和Debian)包含有一些比较旧的同样被称之为docker的KDE3/GNOME2安装包,因此此处的docker安装包被称之为docker.io。)安装:安装ubuntu下的安装包(可能不是最新的)$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 sudo ln -sf /usr/bin/docker.io /usr/local/bin/docker $ sudo sed -i $acomplete -F _docker docker /etc/bash_completion.d/docker.io $ source /etc/bash_completion.d/docker.io假如你想尝试一下最新版打docker首先,你要检查一下APT系统能够被https解析,URLs:文件/usr/lib/apt/methods/https应该已经存在了,假如没有,你需要安装软件包apt-transport-https![ -e /usr/lib/apt/methods/https ] || {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apt-transport-https }之后,添加Docker repository key到本地keychain$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hkp://keyserver.ubuntu.com:80 --recv-keys 36A1D7869245C8950F966E92D8576A8BA88D21E9添加docker软件仓库到软件源,升级软件源,安装lxc-docker包!$ sudo sh -c echo deb https://get.docker.com/ubuntu docker main >/etc/apt/sources.list.d/docker.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lxc-docker注:有个简单脚本可以用于这个过程$ curl -sSL https://get.docker.com/ubuntu/ | sudo sh验证所有的工作都如预期完成了$ sudo docker run -i -t ubuntu /bin/bashOK,完毕!谢谢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请继续关注脚本之家,我们会努力分享更多优秀的文章。
- 3总所周知,Docky是Unix/Linux类系统中的轻量级应用启动器。我是 Lubuntu 和 Docky 的忠实粉丝,因为它们不需要占用我的所有系统资源,这样就可以同时运行更多应用。我在笔记本上使用Docky应用启动器,系统为Lubuntu 14.04.但是,假如你使用LXDE发行版,你也许肯定遇到过使用Docky时报混合的错误。看下面的截图。假如不开启混合功能,就不能使用Docky一些特别功能,如3D背景、自动隐藏。假如你想开启这些Docky的功能,那么你需要在你的LXDE系统中开启混合功能。就像这样,首先安装 xcompmgr包:sudo apt-get install xcompmgr然后,选择菜单(Menu) ->偏好(Preferences) ->LXSession默认程序(Default applications for LXSession)。选择自动开始(Autostart)选项卡。 在(+增加)+Add框中输入“@xcompmgr -n”不带引号。最后点击增加按钮。这样就搞定了。关掉LXSession配置窗口,注销或重启系统。之后,你就可以看见混合功能已经打开。这时,你就可以使用3D背景和隐藏功能,如自动隐藏(Auto-hide),Intellihide和窗口闪烁(Window dodge)等。搞定!干杯!
- 4安装SSH: sudo apt-get install ssh 用ssh登录主机: SSH username@ipaddress eg:admin@10.24.0.2 安装vsftpd: vsftpd 是可在 Ubuntu 中应用的 FTP 守护程序之一。它在安装、设置和保护方面十分方便。要安装 vsftpd 您可以应用下列命令: vsftpd - FTP 服务器配置 你可以编纂 vsftpd 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来配置缺省设置。缺省状态下只答应匿名 FTP。假如您盼看禁用该选项,您可以将下面这行: anonymous_enable=YES 改为 anonymous_enable=NO 缺省状态下,本地系统用户是不答应登录 FTP 服务器的。要转变该设置,您可以将下面这行反注释: #local_enable=YES 缺省状态下,答利用户从 FTP 下载文件,但不答应他们上传文件到 FTP 服务器。为了能够上传文件到 FTP 服务器,需要转变该设置,您可以将下面这行反注释掉: #anon_upload_enable=YES 配置文件包含很多配置参数。关于配置文件中的每个参数的信息都可以得到,或者您可以参考手册页,man 5 vsftpd.conf 阐明每个参数的细节。 一旦您配置好了 vsftpd 您就可以运行该守护程序了。您可以履行下列命令来运行vsftpd 守护过程: sudo /etc/init.d/vsftpd start
- 5iPhone5s升级iOS8.1的全面指南(了解如何为iPhone5s安装最新的iOS8.1系统)
- 6小心谨慎或灾难体验会让每一个系统管理都认识到频繁的系统备份的重要性。你可以通过编写管用的旧式 shell 脚本,或使用一个(或几个)适合这项工作的备份工具来完成备份任务。因此,当你要实施一个备份解决方案时,你了解的备份工具越多,你做出的决策就会越明智。在该文中,我们将为你介绍 backupninja ,这是一个轻量且易于配置的系统备份工具。在诸如 rdiff-backup, duplicity, mysqlhotcopy 和 mysqldump 等程序的帮助下, Backupninja 可以提供常用的备份功能,如执行远程的、安全的和增量式的文件系统备份,加密备份以及 MySQL/MariaDB 数据库备份。你可以选择性地开启使用 Email 状态报告功能,也可以对一般的硬件和系统的信息进行备份。 backupninja 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它拥有一个内建的基于控制台的向导程序(被称为 ninjahelper),而后者允许你为不同的备份情景轻松地创建配置文件。假如非要说的话,backupninja 的缺点是:为了充分使用其所有的功能,它要求安装一些其他“助手”程序。尽管 backupninja 有针对基于 Red Hat(红帽)的发行版本的 RPM 安装包,但 backupninja 针对 Debian 及其衍生发行版本的依赖进行了优化。所以不建议在基于 Red Hat 的系统上尝试 backupninja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本上安装 backupninja 。安装 Backupninja以 root 账户来运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aptitude install backupninja 在安装的过程中,有几个文件和目录将被创建: /usr/sbin/backupninja 是个 bash shell 的主脚本; /etc/cron.d/backupninja, 默认情况下,设置 cron 任务来每隔一个小时运行上面的主脚本; /etc/logrotate.d/backupninja 截断由 backupninja 程序产生的日志; /etc/backup.d/ 是备份操作的配置文件驻留的目录; /etc/backupninja.conf 是包含一般选项的主配置文件。这个文件带有良好的注释且详细解释了每个选项的含义; /usr/share/backupninja 是那些 backupninja 所使用的脚本所处的目录。这些脚本文件负责执行实际的工作。在这个目录中,你还可以找到 .helper 文件,它们可以被用来配置和设定 ninjahelper 的菜单; /usr/share/doc/backupninja/examples 含有操作配置文件(即通过 ninjahelper 产生的文件)的模板。首次运行 Ninjahelper当我们尝试启动 ninjahelper 时,我们可以看到可能需要一个内部依赖程序。假如系统进行了提示,请输入 “yes” 并敲下回车键来安装 dialog(一个用于从 shell 脚本中显示友好对话框的工具)。当你在键入 yes 后再敲回车键时,backupninja 将会安装 dialog,一旦安装完成,将呈现出下面的截屏:案例 1: 备份硬件和系统信息在启动了 ninjahelper 之后,我们将创建一个新的备份操作:假如必要的助手程序没有被安装,下面的截屏将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假如这些软件包已经在你的系统上安装了,请跳过这一步。接下来的一步需要你选取相关条目来作为此次备份任务的一部分。前四个条目已经默认被选上了,但你可以通过在条目上按空格键来撤消选择。一旦你完成了上面的步骤,按 OK 选项来继续。接着你将能够选择是愿意使用默认的配置文件(/etc/backup.d/10.sys)来完成这次备份操作,还是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若为后者,一个含有与默认配置文件内容相同的文件将会在相同的目录下被创建,但它被命名为 11.sys,后续的备份操作将会创建类似的文件(注:只不过命名的序号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一旦这个新的配置文件被创建,你便可以使用你喜爱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该文件。案例 2: 一个远程目录的增量式 Rsync 拉取备份正如你最有可能知道的那样, rsync 被广泛地用于通过网络同步文件或文件夹。在接下来的例子中,我们将讨论一个使用硬链接来为一个远程目录做增量式拉取备份的方法,它被用来保存历史数据以及在我们本地的文件服务器中恢复这些历史数据。这个方法将帮助我们节省空间并增强位于服务器端的安全性。步骤 1:编写一个带有如下内容的自定义脚本,放在 /etc/backup.d,并将它的权限设置为 600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一般的配置文件,这个目录可能还包含当 backupninja 执行时你想运行的一些脚本文件,它们可以发挥出位于主配置文件中的变量的优势。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REMOTE USER user=root # REMOTE HOST host=dev1 # REMOTE DIRECTORY remotedir=/home/gacanepa/ # LOCAL DIRECTORY localdir=/home/gacanepa/backup.0 # LOCAL DIRECTORY WHERE PREVIOUS BACKUP WAS STORED localdirold=/home/gacanepa/backup.1 mv $localdir $localdirold # RSYNC rsync -av --delete --recursive --link-dest=$localdirold $user@$host:$remotedir $localdir在上面的配置中, rsync 的 ‘--link-dest’ 选项的作用是为位于 $localdir-old 目录中那些没有改变的文件(包含所有属性) 硬链接到目标目录($localdir)。步骤 2:在 backupninja 第一次运行之前,上层目录(这个例子中指的是 /home/gacanepa) 是空的。第一次我们执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backupninja -nbackup.0 目录就被创建了,并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它的名称将会被更改为 backup.1。当我们第二次运行 backupninja 时, backup.0 将会被重新创建,而 backup.1 保持不动。步骤 3: 确保 backup.1 里面的文件硬链接到 backup.0 里的文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文件的 inode(i 节点)数和目录的大小来达到此目的。总结Backupninja 不仅是一个经典的备份工具,它也是一个易于配置的实用程序。你可以通过编写你自己的控制脚本,用放在 /etc.backup.d 中的不同的配置文件来运行 backupninja 。甚至你还可以为 ninjahelper 编写助手程序,并将其包括在 ninjahelper 的主界面上。例如,假如你在 /usr/share/backupninja目录中创建了一个名为 xmodulo 的控制脚本,它将自动运行那些位于 /etc/backup.d 目录中以 .xmodulo 为后缀的每个文件。假如你决定添加你的 xmodulo 控制脚本到 ninjahelper 中, 你可以编写相应的助手程序,即 xmodulo.helper 。另外,假如你想 让 backupninja 运行其它的脚本,只需把它添加到 /etc/backup.d 目录中就可以了。
- 7windows下连接ubuntu还需要TightVNC Viewer
- 8蓝牙连接电视密码错误的解决方法(解决密码错误问题,顺利连接电视设备)
- 9选择适合你的家庭WiFi网络管理软件(提升家庭网络管理效率,畅享高速互联网)
- 10惠普电脑,预装ubuntu系统如何修改系统语言1、首先,我们打开Ubuntu桌面左侧工具栏中的”系统设置”2、然后选中设置中的“Language Support”3、这里的默认系统语言为English4、我们找到汉语(中国),向上拉,使汉语(中国)的位置替换English的位置。有的时候,不好拉,多拉几次就好了5、将汉语(中国)拉到顶部后,我们点击“Apply System-Wide”,将汉语(中国)应用到整个系统。6、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输入你的root密码之后,点击“Authenticate”。等一会儿,待应用完成之后,我们重启7、在重启之后,我们会看到,有一个询问的对话框,问你是否将标准文件夹更新到当前语言,这里按照个人喜好而定”。我们这里也已经看到,系统语言已经由English修改为了汉语。至此,完成了系统语言的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