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多“微”才合适?

人工智能2025-11-04 06:58:33164

 

随着数据量、微并发量、微服务架业务复杂度的构多增长,互联网架构会出现以下问题:

代码到处拷贝 底层复杂性扩散 基础库(so/jar/dll)耦合 SQL质量得不到保障,才合业务相互影响 数据库耦合

“服务化”是微一个很好的解决上述痛点的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微服务架微服务架构多“微”才合适?构多

行业内有这样四类常见实践。

实践一:统一服务层

这是才合最粗犷的玩法,所有基础数据,微都通过一个统一的微服务架服务来进行访问。

在业务不是构多特别复杂的时候,这不失为一个快速分层的才合方案,一旦业务变得复杂,微服务层会变得非常重,微服务架成为耦合焦点。构多

以微信场景为例,假设通过一个通用的服务层来访问基础数据。

则只有一个统一的服务层,用户信息,好友信息,群组信息,消息信息都通过这个服务层来访问。服务器托管

实践二:一个子业务一个服务

如果所有的数据访问都通过一个服务层来访问,那么一行代码出故障,就将影响整个服务,所以更合理的做法是在服务层进行拆分。

服务层架构如何细分?

垂直拆分是个好的方案,将子业务分拆,那么微信的服务化架构或许会变成下面的样子:

用户相关的子业务,访问user服务 好友相关的子业务,访问friend服务 群组相关的子业务,访问group服务 消息相关的子业务,访问msg服务

这样的话,一个服务出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服务,与此同时,数据层也按照业务垂直拆分开了。

服务粒度变细之后,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业务与服务的连接关系变复杂了,有什么好的优化方案么?

常见的亿华云计算,加入一个高可用服务分发层(Service Mesh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并在协议设计时加入服务号,可以减少蜘蛛网状的依赖关系:

调用方依赖分发层,传入服务号 分发层依赖服务层,通过服务号参数分发

实践三:一个数据库对应一个服务

数据访问服务最初是从DAO/ORM的数据访问需求过来的,所以有些公司也有一个数据库一个服务的玩法。

一个子业务对应一个服务的玩法如下图:

服务层,整个群业务是一个服务 存储层,实际可能对应了群信息、群成员、群消息等多个数据表

拆分成一个数据库一个服务,则架构会变成下面的样子:

群信息库,群成员库,群消息库之间也解耦开,不会相互影响。

实践四,一个接口对应一个服务

微服务架构中,更极端的,甚至一个接口对应一个微服务。

这样的话,企商汇架构就从:

进化为:

修改群信息服务 增加群信息服务 获取群信息服务

多个服务操纵同一个数据库,任何接口服务出问题,都不会影响其他接口服务。使用这种方案的,一般与开发语言特性结合比较紧密,例如golang。

上文中谈到的服务化与微服务,不同粒度的服务化各有什么优劣呢?

总的来说,细粒度拆分的优点有:

服务都能够独立部署 扩容和缩容方便,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拆得越细,耦合相对会减小 拆得越细,容错相对会更好,一个服务出问题不影响其他服务 扩展性更好

细粒度拆分的不足也很明显:

拆得越细,系统越复杂 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也更复杂 运维复杂度提升 监控更加复杂 出问题时定位问题更难

互联公司,以“子业务”作为微服务粒度是最常用,订单服务,用户服务,支付服务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bzuk.cn/news/154e3499949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电脑表格显示格式错误及解决方法(解析电脑表格显示错误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如何利用Google的protobuf,来思考、设计、实现自己的RPC框架

阿里大佬教你如何应对面试中项目经验这一难关

A Guide to CSS Rules - CSS 规则书写不完全指南

日版iPhone6信号强度究竟如何?(探究日版iPhone6信号强度表现,解析关键因素)

盘点Python基础之字符串的那些事儿

Java中用户线程和守护线程区别这么大?

前端PDF配置化?CMS+PDF

友情链接

滇ICP备2023006006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