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7开机异常并提示msvcp71.dll文件丢失不见了
造成开机异常有很多原因,机异大家都清楚C盘放置的常并一般都是系统文件,假如Windows 7系统中有些文件丢失的提示话很容易造成系统崩溃导致电脑开机异常。最近就碰到这样的文件一个问题,打开电脑,丢失弹出msvcp71.dll文件不见了。机异这msvvp71.dll文件是常并什么 这里面放置的是什么重要文件导致开机异常呢 这边就让我们来跟大家分享具体的解决 办法。

具体解决步骤:
1、提示假如有相同版本电脑msvcp71.dll文件文件的文件话可以直接在电脑中拷贝msvcp71.dll文件,网站模板假如不能找到版本相同的丢失电脑的话,那么可以上网搜索下载这个msvcp71.dll文件,机异之后,常并咱们将这个文件直接拷贝该文件到系统目录里。提示
2、文件需要注意,丢失不同版本拷贝的路径也是不一样的:
Windows NT/2000系统,则复制到C:\WINNT\System32\目录下。
Windows XP/vista/7/8系统,且为x86(32位系统),则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目录下。
Windows 7/8 x64系统,源码下载则复制在C:windowssysWOW64下。
3、完成之后,按下win+r快捷键打开电脑的运行窗口,在运行窗口中输入regsvr32 /s msvcp71.dll并单击回车。

C盘的系统软件尽量不要去删除,要是有软件更新的他会自动更换掉。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不小心误删导致自己也不知道是删掉了什么。重新开机时就会出现异常。
b2b信息网本文地址:http://www.bzuk.cn/html/74f979982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8848巅峰版M3(突破界限,开启未来智能手机新篇章)
ubuntu自带的vim是vim-tiny版本,不带帮助文档的,当然你在终端输入vimtutor就不会出现那个入门教程了。所以先装上巨型版本:sudo apt-get install vim但是此时在终端输入vimtutor后却是乱码的帮助文档,这是因为系统支持的是utf8格式的,而vimtutor并未提供utf8版本,所以先要自己手动用iconv将其转换为utf8格式,命令如下:sudo iconv -f gb2312 -t utf8 /usr/share/vim/vim71/tutor/tutor.zh.euc -o ~/tutor.zh.euc sudo mv ~/tutor.zh.euc /usr/share/vim/vim71/tutor/。现在再在终端输入vimtutor就会出现中文版本的vimtutor了。假如要看英文版的可以依次输入如下命令:vim -u NONE -c e $VIMRUNTIME/tutor/tutor -c w! TUTORCOPY -c qvim -u NONE -c set nocp TUTORCOPY其中第一步是会在你的家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TUTORCOPY的文档,第二步是用vim看它,你也可直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它。
大家好,本教程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上面安装 puppet,它可以用来管理你的服务器基础环境。puppet 是由 puppet 实验室Puppet Labs开发并维护的一款开源的配置管理软件,它能够帮我们自动化供给、配置和管理服务器的基础环境。不管我们管理的是几个服务器还是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组成的业务报表体系,puppet 都能够使管理员从繁琐的手动配置调整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提系统的升整体效率。它能够确保所有自动化流程作业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它让管理员和开发者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开发者更容易产出付出设计良好、简洁清晰的代码。puppet 提供了配置管理和数据中心自动化的两个解决方案。这两个解决方案分别是 puppet 开源版 和 puppet 企业版。puppet 开源版以 Apache 2.0 许可证发布,它是一个非常灵活、可定制的解决方案,设置初衷是帮助管理员去完成那些重复性操作工作。pupprt 企业版是一个全平台复杂 IT 环境下的成熟解决方案,它除了拥有开源版本所有优势以外还有移动端 apps、只有商业版才有的加强支持,以及模块化和集成管理等。Puppet 使用 SSL 证书来认证主控服务器与代理节点之间的通信。本教程将要介绍如何在运行 ubuntu 15.04 的主控服务器和代理节点上面安装开源版的 puppet。在这里,我们用一台服务器做主控服务器master,管理和控制剩余的当作 puppet 代理节点agent node的服务器,这些代理节点将依据主控服务器来进行配置。在 ubuntu 15.04 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能安装配置好 puppet,用它来管理我们的服务器基础环境非常的方便。(LCTT 译注:puppet 采用 C/S 架构,所以必须有至少有一台作为服务器,其他作为客户端处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注意,puppet 主控服务器必使用 8140 端口来运行,所以请务必保证开启8140端口。2. 用 NTP 更新时间复制代码代码如下:17 Jun 00:17:08 ntpdate[882]: adjust time server 66.175.209.17 offset -0.001938 sec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下载完成,我们来安装它: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使用 apt 包管理命令更新一下本地的软件源: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现在我们就可以安装 puppetmaster-passenger 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提示: 在安装的时候可能会报错: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现在我们已经安装好了 puppet 主控服务器。因为我们使用的是配合 apache 的 passenger,由 apache 来控制 puppet 主控服务器,当 apache 运行时 puppet 主控服务器才运行。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通过停止 apache 服务来让 puppet 主控服务器停止运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新创建的文件里面添加以下内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这样在以后的系统软件升级中, puppet 主控服务器将不会跟随系统软件一起升级。5. 配置 Puppet 主控服务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现在来配置该证书,在创建 puppet 主控服务器证书时,我们需要包括代理节点与主控服务器沟通所用的每个 DNS 名称。使用文本编辑器来修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puppet.conf: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输出的结果像下面这样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这我们需要注释掉 templatedir 这行使它失效。然后在文件的 [main] 小节的结尾添加下面的信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使用下面的命令来生成一个新的证书。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至此,证书已经生成。一旦我们看到 Notice: Starting Puppet master version 3.8.1,就表明证书就已经制作好了。我们按下 CTRL-C 回到 shell 命令行。查看新生成证书的信息,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刚打开的文件里面添加下面这几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以上这几行的意思是给代理节点部署 apache web 服务。7. 运行 puppet 主控服务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我们 puppet 主控服务器已经运行,不过它还不能管理任何代理节点。现在我们给 puppet 主控服务器添加代理节点.提示: 假如报错Job for apache2.service failed. see systemctl status apache2.service and journalctl -xe for detail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使用 apt 包管理命令更新一下本地的软件源:复制代码代码如下:通过远程仓库安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Puppet 代理默认是不启动的。这里我们需要使用文本编辑器修改 /etc/default/puppet 文件,使它正常工作: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更改 START 的值改成 yes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最后保存并退出。9. 使用 Apt 工具锁定代理软件的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新建的文件里面加入如下内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这样 puppet 就不会随着系统软件升级而随意升级了。10. 配置 puppet 代理节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它看起来和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完全一样。同样注释掉 templatedir 这行。不同的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删除掉所有关于[master] 的部分。假定主控服务器可以通过名字“puppet-master”访问,我们的客户端应该可以和它相互连接通信。假如不行的话,我们需要使用完整的主机域名 puppetmaster.example.com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文件的结尾增加上面3行,增加之后文件内容像下面这样: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最后保存并退出。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启动客户端软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假如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不会看到命令行有任何输出。 第一次运行的时候,代理节点会生成一个 ssl 证书并且给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经过签名确认后,两台机器就可以互相通信了。提示: 假如这是你添加的第一个代理节点,建议你在添加其他节点前先给这个证书签名。一旦能够通过并正常运行,回过头来再添加其他代理节点。11. 在主控服务器上对证书请求进行签名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因为只设置了一台代理节点服务器,所以我们将只看到一个请求。看起来类似如上,代理节点的完整域名即其主机名。注意有没有“+”号在前面,代表这个证书有没有被签名。使用带有主机名的 puppet cert sign 这个命令来签署这个签名请求,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主控服务器现在可以通讯和控制它签名过的代理节点了。假如想签署所有的当前请求,可以使用 -all 选项,如下所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假如我们想查看所有的签署和未签署的请求,使用下面这条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这里向我们展示了主清单如何立即影响到了一个单一的服务器。假如我们打算运行的 puppet 清单与主清单没有什么关联,我们可以简单使用 puppet apply 带上相应的清单文件的路径即可。它仅将清单应用到我们运行该清单的代理节点上。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添加下面的内容进去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这里的配置显示我们将在名为 puppetnode 和 puppetnode1 的2个指定的节点上面安装 apache 服务。这里可以添加其他我们需要安装部署的具体节点进去。15. 配置清单模块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警告: 千万不要在一个已经部署 apache 环境的机器上面使用这个模块,否则它将清空你没有被 puppet 管理的 apache 配置。现在用文本编辑器来修改 site.pp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添加下面的内容进去,在 puppetnode 上面安装 apache 服务。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保存退出。然后重新运行该清单来为我们的代理节点部署 apache 配置。总结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在 ubuntu 15.04 上面部署并运行 puppet 来管理代理节点服务器的基础运行环境。我们学习了 puppet 是如何工作的,编写清单文件,节点与主机间使用 ssl 证书认证的认证过程。使用 puppet 开源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在众多的代理节点上来控制、管理和配置重复性任务是非常容易的。
什么是Kdump?Kdump 是一种的新的crash dump捕获机制,用来捕获kernel crash时候产生的crash dump。Kdump需要配置两个不同目的的kernel,其中一个我们在这里称作standard(production) kernel;另外一个称之为Crash(capture)kernel。standard(production)kernel,是指我正在使用的kernel,当standard kernel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crash的时候, kdump会切换到crash kernel, 简单来说,standard kernel会正运行时发生crash,而crash(capture) Kernel 会被用来捕获production kernel crash时候产生的crash dump。捕获crash dump是在新的crash(capture) kernel 的上下文中来捕获的,而不是在standard kernel上下文进行。具体是当standard kernel方式crash的时候,kdump通过kexec(后面介绍)自动启动进入到crash kernel当中。假如启动了kdump服务,standard kernel会预留一部分内存, 这部分内存用来启动crash kernel。kdump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组件:kdump和kexec kexec是一个快速启动机制,允许通过已经运行的内核的上下文启动一个Linux内核,不需要经过BIOS。BIOS可能会消耗很多时间,特别是带有众多数量的外设的大型服务器。这种办法可以为经常启动机器的开发者节省很多时间。Kexec是实现kdump机制的关键,它包括2个组成部分:一是内核空间的系统调用kexec_load,负责在生产内核(production kernel 或 first kernel)启动时将捕获内核(capture kernel或sencond kernel)加载到指定地址。二是用户空间的工具kexec-tools,他将捕获内核的地址传递给生产内核,从而在系统崩溃的时候能够找到捕获内核的地址并运行。没有kexec就没有kdump。先有kexec实现了在一个内核中可以启动另一个内核,才让kdump有了用武之地。 kdump是一种先进的基于kexec的内核崩溃转储机制。当系统崩溃时,kdump使用kexec 启动到第二个内核。第二个内核通常叫做捕获内核,以很小内存启动以捕获转储镜像。第一个内核保留了内存的一部分给第二内核启动用。由于kdump利用kexec启动捕获内核,绕过了 BIOS,所以第一个内核的内存得以保留。这是内核崩溃转储的本质。kdump需要两个不同目的的内核,生产内核和捕获内核。生产内核是捕获内核服务的对像。捕获内核会在生产内核崩溃时启动起来,与相应的ramdisk一起组建一个微环境,用以对生产内核下的内存进行收集和转存。注意,在启动时,kdump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重要的内存,为了计算系统需要的真正最小内存,加上kdump使用的内存数量,以决定真正的最小内存的需求。kexec和kdump的设计区别:Kexec的设计是用新内核去覆盖原内核位置;而KDUMP是预留一块内存来加载第二个内核(和相关数据),Crash后第二个内核在原位置运行(不然就达不到相关目的了),收集第一个内核的相关内存信息。下面开始试验kdump特性: 操作系统:ubuntu 12.10(3.5.0-17-generic)安装kdump工具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发现安装过程中修改了grub,在引导内核配置上(/boot/grub/grub.cfg)多了如下参数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rashkernel用来指定保留内存的大小,我们可以知道crashkernel帮我们设定的保留区域的大小是:假如内存小于384M,不保留内存;假如内存大于等于384M但小于2G,保留64M;假如内存大于2G,保留128M。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下载dbgsym文件,改文件是用来吊事内核信息的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重启机器使配置生效。复制代码代码如下:kdump-tools配置(kdump-config show):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可以通过sysrq强制系统崩溃。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这造成内核崩溃,如配置有效,系统将重启进入kdump内核,当系统进程进入到启动 kdump服务的点时,(dump.时间戳文件)将会拷贝到你在kdump配置文件中设置的位置。ubuntu的缺省目录是:/var/crash/时间戳文件夹。然后系统重启进入到正常的内核。一旦回复到正常的内核,就可以在上述的目录下发现dump文件,即内存转储文件。可以使用之前安装的crash工具来进行分析。生成dump文件后/var/crash的目录结构:├── 201305061817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出现如下错误提示: crash: cannot resolve: xtime,此时crash的版本为5.1.6,版本太低,调试不了3.5的内核,需要升级crash,可以手动安装crash。
以ID共享位置,打造更安全便捷的定位服务(实时定位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解决人们的定位问题)
Ubuntu 当今最流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在android大行天下之时,Ubuntu 也推出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Ubuntu touch,虽然有些迟,但ubuntu Touch 提出了同时支持使用 Qt/QML 开发原生应用,以及基于 HTML5 的 web 应用,从这里也看出了 Ubuntu 在移动领域的长足眼光。已经发布的版本有 Ubuntukylin、Lubuntu、KUbuntu、ubuntu Gnome。更新信息:Unity has improved support for High-DPI displays.Firefox is updated to version 33 and Chromium is updated to version 38.Gtk updated to version 3.12. Qt updated to version 5.3.Support for IPP Everywhere printers is added, and printers shared from Ubuntu can emulate IPP Everywhere printers.LibreOffice 4.3 brings a lot of improvements including improved PDF support, new features in Writer, Calc and Impress (word processor, spreadsheet and presentations).官方下载:Ubuntu 14.10Ubuntu 14.10国内镜像站点下载地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易镜像地址(一)网易镜像地址(二)厦门大学开源镜像下载ubuntu daily-live(每日创建版)版本:daily-live官方推荐源地址:http://wiki.ubuntu.org.cn/Qref/Source下载ubuntu-desktop-next(每日创建版)版本测试版本下载
gcc和ifort编译器都是开发人员较为常用的,之前小编也介绍过了关于gcc编辑器在Ubuntu中安装的技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Ubuntu安装ifort编译器的技巧。方法如下:Intel Fortan Compiler简称ifort, Windows下的ifort是收费的,但是Linux系统下提供免费的ifort,可以在下面的链接中下载需要的版本(必须先注册,随后会收到官网发来的邮件,里面提供了接下来安装需要的series-number)http://software.intel.com/en-us/articles/non-commercial-software-download/在Ubuntu下安装ifort之前,需要先安装一些软件包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sudo apt-get install g++sudo apt-get install gcc-multilibsudo apt-get install rpmsudo apt-get install openjdk-6-jre-headlesssudo apt-get install libstdc++6将下载下来的文件解压 tar -zxvf l...tgz安装进入上面解压过后的文件夹,sudo install.sh安装一共分六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设置信息,一般一路enter下去即可。修改运行环境信息将source /opt/intel/bin/ifortvars.sh ia32 添加到 ~/.bashrc文件里检测安装是否成功ifort -v 或 ifort -V以上就是小编总结出来的安装ifort编译器的方法了。有需要的友友可以按照小编的方法一步步来,以防系统安装出错。希望本教程可以帮助到你。
今天为了测试自己写的一个小应用,拿出了早已沦为备用机的Defy来做调试,结果发现ubuntu无法识别,找了一下,解决方案如下:获取usb设备信息通过usb连接上我们的手机,然后打开终端,输入lsusb,出现这样的界面:找到我们的设备,比如我这台Defy就是图中所示的部分。记下22b8:428c,等下会用到。切换root权限:sudo -s创建规则文件gedit /etc/udev/rules.d/feelyou-android-devices.rules添加规则信息在gedit中,给feelyou-android-devices.rules写入内容:SUBSYSTEM==usb,SYSFS{Google Inc.}==22b8,MODE=428c这里面的22b8和428c就是之前lsusb获得的信息。应用规则文件chmod a+rx /etc/udev/rules.d/feelyou-android-devices.rules/etc/init.d/udev restart重启adb切换到Android sdk目录下面的platform-tools文件夹,执行:sudo ./adb kill-serversudo ./adb devices成功之后会看到在Eclipse中已经可以正常识别了
热门文章
- 1i37530k(解析i37530k的性能和优势)
- 2ubuntu安装和配置SVN第一步:安装apache2 libapache2-svn subversion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2. 建立svn仓库1). 建立svn目录:mkdir /home/.svn(使用隐藏目录)2). cd /home/.svn 3). mkdir astar4). 创建仓库astar:svnadmin create /home/.svn/astar,执行完毕后astar目录有svnadmin创建的目录和文件5). mkdir test6). 创建仓库test:svnadmin create /home/.svn/test,执行完毕后test目录有svnadmin创建的目录和文件3. 配置和管理svn1). 每个仓库的配置文件在$repos/conf/下,vi svnserve.conf,配置项在[general]下:anon-access:匿名用户的权限,可以为read,write和none,默认值read。不允许匿名用户访问:anon-access = noneauth-access:认证用户的权限,可以为read,write和none,默认值write。password-db:密码数据库的路径,去掉前边的#authz-db:认证规则库的路径,去掉前边的#。注意:这些配置项的行都要顶格,否则会报错。修改配置后需要重启svn才能生效。2). 配置passwd文件这是每个用户的密码文件,比较简单,就是“用户名=密码”,采用的是明码。如allen=1111113). 配置authz文件1. [groups] section: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将一些用户放到一个组里边,比如:owner=allen,ellen2. groups下边的sections表示对一个目录的认证规则,比如对根目录的认证规则的section为[/]。设置单用户的认证规则时一个用户一行,如: [/] allen=rw #allen对根目录的权限为rw ellen=r #ellen对根目录的权限为r 假如使用group,需要在group名字前加@,如 @owner=rw #group owner中的用户均为rw,等价于上边的两句话启动时假如从/home/.svn/astar启动,/就是astar目录,用如上方式以astar目录为根设置权限。假如从/home/.svn/启动,每个仓库根还是自己的起始目录。可以采用如上方式设置astar的权限,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astar:/] @owner=rw设置test的权限如下: [test:/] @harry_and_sally = rw简言之,每个仓库的根目录(/)就是自己的起始目录;[repos:/]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多仓库的情况;[/]适合于单仓库和单仓库的方式。3. 不能跨越仓库设置权限。4. 启动和停止svn 1). 启动:1. 从astar目录启动,svnserve -d -r /home/.svn/astar,根目录(/)是astar,authz中规则的配置使用section[/]。访问方式为: svn://192.168.0.87/2. 从.svn目录启动,svnserve -d -r /home/.svn,根目录(/)是.svn,authz中对astar的配置使用section[astar:/] ,对test的配置使用section[test:/]。访问方式为: svn://192.18.0.87/astar svn://192.18.0.87/test假如需要svn自启动,把命令加入/etc/rc.local中2). 检查svn服务器是否已经启动(svn默认使用3690端口):netstat -an | grep 36903). 停止:killall svnserve5. svn client推荐使用TortoiseSVN, http://tortoisesvn.tigris.org/Eclipse插件,http://subclipse.tigris.org/作者 t80t90s
- 3电脑耳机效果调试教程(让你的音乐体验更上一层楼)
- 4你可能会有很多理由想要把一个应用、一个用户或者一个环境与你的 linux 系统隔离开来。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而在 linux 中,一个典型的方式就是 chroot 环境。在这份教程中,我会一步一步指导你怎么使用 chroot 命令去配置一个与真实系统分离出来的独立环境。这个功能主要可以用于测试项目,以下这些步骤都在 Ubuntu 14.04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上执行。学会快速搭建一个简单的 chroot 环境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绝大多数系统管理员都能从中受益。Chroot 环境一个 chroot 环境就是通过系统调用,将一个本地目录临时变成根目录。一般所说的系统根目录就是挂载点/,然而使用 chroot 命令后,你可以使用其它目录作为根目录。原则上,任何运行在 chroot 环境内的应用都不能访问系统中其他信息(LCTT译注:使用 chroot 把一个目录变成根目录,在里面运行的应用只能访问本目录内的文件,无法访问到目录外的文件。然而,运行在 chroot 环境的应用可以通过 sysfs 文件系统访问到环境外的信息,所以,这里有个“原则上”的修饰语)。Chroot 环境的用处 测试一个不稳定的应用服务不会影响到整个主机系统。 就算使用 root 权限做了些不当的操作,把 chroot 环境搞得一塌糊涂,也不会影响到主机系统。 可以在你的系统中运行另外一个操作系统。举个例子,你可以在 chroot 环境中编译、安装、测试软件,而不去动真实的系统。你也可以在64位环境下使用 chroot 创建一个32位环境,然后运行一个32位的程序(LCTT泽注:假如你的真实环境是32位的,那就不能 chroot 一个64位的环境了)。但是为了安全考虑,chroot 环境为非特权用户设立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不是提供完整的安全策略。假如你需要的是有完善的安全策略的隔离方案,可以考虑下 LXC、Docker、vservers等等。Debootstrap 和 Schroot使用 chroot 环境需要安装 debootstrap 和 schroot,这两个软件都在 Ubuntu 的镜像源中。其中 schroot 用于创建 chroot 环境。Debootstrap 可以让你通过镜像源安装任何 Debian(或基于 Debian 的)系统,装好的系统会包含最基本的命令。Schroot 命令允许用户使用相同的机制去创建 chroot 环境,但在访问 chroot 环境时会做些权限检查,并且会允许用户做些额外的自动设置,比如挂载一些文件系统。在 Ubuntu 14.04 LTS 上,我们可以通过两步来实现这个功能:1. 安装软件包第一步,在Ubuntu 14.04 LTS 主机系统上安装 debootstrap 和 schroo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debootstrap $ sudo apt-get install schroot2. 配置 Schroot现在我们有工具在手,需要指定一个目录作为我们的 chroot 环境。这里创建一个目录先: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mkdir /linoxide编辑 schroot 的配置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nano /etc/schroot/schroot.conf再提醒一下,我们现在是在 Ubuntu 14.04 LTS 系统上。假如我们想测试一个软件包能不能在 Ubuntu 13.10(代号是“Saucy Salamander”) 上运行,就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添加下面的内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aucy] description=Ubuntu Saucy location=/linoxide priority=3 users=arun root-groups=root 根据你的系统要求,调整上面的配置信息。3. 使用 debootstrap 安装32位 Ubuntu 系统Debootstrap 命令会在你的 chroot 环境里面下载安装一个最小系统。只要你能访问镜像源,你就可以安装任何基于 Debian 的系统版本。前面我们已经创建了 /linoxide 目录用于放置 chroot 环境,现在我们可以在这个目录里面运行 debootstrap 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linoxide sudo debootstrap --variant=buildd --arch amd64 saucy /linoxide/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sudo chroot /linoxide /debootstrap/debootstrap --second-stage你可以将 --arch 的参数换成 i386 或其他架构,只要存在这种架构的镜像源。你也可以把镜像源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换成离你最近的镜像源,具体可参考 Ubuntu 官方镜像主页。注意:假如你是在64位系统中创建32位系统,你需要在上面第3行命令中加入 --foreign 选项,就像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ebootstrap --variant=buildd --foreign --arch i386 saucy /linoxide/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下载需要一段时间,看你网络带宽性能。最小系统大概有500M。4. 完成 chroot 环境安装完系统后,我们需要做一些收尾工作,确保系统运行正常。首先,保证主机的 fstab 程序能意识到 chroot 环境的存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nano /etc/fstab在文件最后面添加下面的配置:复制代码代码如下:proc /linoxide/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linoxide/sys sysfs defaults 0 0保存并关闭文件。挂载一些文件系统到 chroot 环境: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mount proc /linoxide/proc -t proc $ sudo mount sysfs /linoxide/sys -t sysfs复制 /etc/hosts 文件到 chroot 环境,这样 chroot 环境就可以使用网络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cp /etc/hosts /linoxide/etc/hosts最后使用 schroot -l 命令列出系统上所有的 chroot 环境: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chroot -l使用下面的命令进入 chroot 环境: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chroot /linoxide/ /bin/bash测试安装的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sb_release -a # uname -a为了在 chroot 环境中使用图形界面,你需要设置 DISPLAY 环境变量: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ISPLAY=:0.0 ./apps目前为止,我已经成功地在 Ubuntu 14.04 LTS 上安装了 Ubuntu 13.10。退出 chroot 环境: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exit清理一下,卸载文件系统: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umount /test/proc $ sudo umount /test/sys
- 5劣质显示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揭秘劣质显示屏的危害,保护视力从选购开始)
- 61、/etc/profile:在登录时,操作系统定制用户环境时使用的第一个文件,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2、/etc/environment:在登录时操作系统使用的第二个文件,系统在读取你自己的profile前,设置环境文件的环境变量。3、~/.bash_profile:在登录时用到的第三个文件是.profile文件,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 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游戏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4、/etc/bashrc: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5、~/.bashrc: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该该文件被读取。要使设置的环境变量立即生效,使用source命令,例如: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ln -sf ~/android/sdk/tools/* /usr/bin/.这样就可以直接执行draw9path之类的命令了
- 7电脑磁盘驱动写入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探究电脑磁盘驱动写入错误的根源,以及应对之道)
- 8在终端连续 输入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wlan1 -j MASQUERADE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1 -j MASQUERADE比如我的配置:本机有线连接配置:Method:Munual192.168.1.210 255.255.255.0 .192.168.1.1DNS Server 202.100.64.68Search Domains 202.100.64.66本机无线连接配置:SSID:yunhaiMode :ad-hocwireless security :none 这里假如填写了密码,连接时请选择正确的无线名称。Method:Munual10.10.10.10 255.255.255.0 0.0.0.0剩下的都不填或者缺省即可连接端的无线配置ip:10.10.10.12 只要是和主机的无线是同一个网段即可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0.10.10.10DNS:202.100.64.68二级DNS:202.100.64.66记得假如修改了配置,就需要重新连接。关于DNS可以上网去搜索
- 9前面两个经验我们准备好了安装Ubuntu15.04所需的工具和文件。一是下载好了Ubuntu15.04的系统镜像,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官网下载,要到其英文官方网站上去下载最新的,假如是中文官网的话,可能内容较旧。二是我们通过Virtualbox新建好了一个虚拟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准备好了一台PC机。下面我们正式开始系统安装吧。软件名称:Ubuntu 14.04 官方正式版软件大小:752MB更新时间:2014-05-071、点击“Start”,打开虚拟机,启动系统安装。2、我们选择“Install Ubuntu”可以直接开始安装,也可以先试用,选择“Try Ubuntu”,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安装。此处,我们直接选择“Install Ubuntu”。3、此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Ubuntu桌面系统期间,最好断开网络,不然它会安装过程中连接互联网进行一些更新,这样会安装很慢。因此,我们断开网络。方法:在虚拟机右下角的网络图标上,选择断开。4、断开后,过一会,is connected to Internet 前面会变一个X字,表示网络已经断开。5、点击“Continue”继续,进入安装类型的选择,我们选择默认,“擦除磁盘并安装系统”,点击“Install Now”。6、需要确认,我们点击Continue继续。7、进入区域选择,我们选择Shanghai,或者直接输入Shanghai也是可以的。点击Continue。8、进入键盘布局配置,我们默认,继续Continue。9、进入用户配置。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点击Continue。10、此时就会进入安装界面了,我们可以来杯coffee了。11、安装成功。12、点击”Restart Now“,重启进入安装好的Ubuntu桌面系统。输入刚刚设置的密码,登录系统。
- 10Ubuntu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是linux平台下很受欢迎的系统。Putty是Windows上常用的登录Linux的终端工具。登录终端如图系统内登录终端一样。默认情况下,ubuntu终端上显示的中文字符常常是乱码。下面就说下,如何解决Putty登录Ubuntu中文显示乱码问题。1、在使用putty连接登录Linux时,发现了终端下显示乱码,如下图所示。2、之后,在终端下输入echo $LANG $LANGUAGE,回测。之后即可看到en_US、UTF-8。这个信息说明该系统下支持这两种字符集。3、之后,选择标题,右击选择菜单中的“Change Settings”选项。4、之后,进入到putty的设置页面。同时,也可以直接双击putty运行程序,进入到设置页面。5、进入到设置页面之后,选择左侧点击【Window】下的“Translation”选项,之后在右侧会看到“Remote character set:”选项。6、通过下拉菜单,选择“UTF-8”字符集选项。7、之后,再次在终端下输入相应的指令,即可看到显示正常的中文编码了。8、最后,下次登录服务器只要双击putty.exe,然后在页面中输入IP以及端口(默认22即可),然后【Open】就可以连接ubuntu服务器了。连接服务器需要进行身份验证,输入系统的用户名以及密码。注意事项:中文乱码的解决也需要系统的支持,本经验验证是在ubuntu下进行的。
- 11KVM (Kernel Based Virtual Machine) 是一个免费的虚拟化工具,它与 VMware、Hyper-V 类似,也可以让我们在主机操作系统中创建虚拟机。KVM 在开源界已经被非常广泛地使用,这主要得益于它能够跑在支持硬件虚拟化 CPU 的所有 Linux 发行版平台之上。KVM 与 Xen 和 Hyper-V 不同的是:它不要求用户使用特定的系统及内核版本,只需要标准的 Linux 内核即可使用 KVM 创建和管理虚拟机。KVM 支持完全虚拟化技术,运行在其上的每个虚拟机都独立运行,而无需知道主机系统体系架构。说了这么多,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为Ubuntu 15.04安装和配置KVM。验证CPU是否支持硬件虚拟化要跑KVM 必需要确保你 Linux 系统所在的 CPU 是支持硬件虚拟化的,不然将无法正常使用。我们可以在终端中执行如下命令进行验证:复制代码代码如下:egrep svm|vmx /proc/cpuinfo假如你的 CPU 支持,将可以看到类似如下的返回:假如 vmx 选项不可用,请重启系统并到 BIOS 中启用硬件虚拟化。为Ubuntu 15.04安装KVM一旦确认了 CPU 支持并开启硬件虚拟化之后,我们便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为 Ubuntu 15.04 安装 KVM 及相关的依赖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qemu-kvm qemu virt-manager virt-viewer libvirt-bin bridge-utils启用桥接网络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虚拟机与 Internet 的相互通信,我们需要在主机中启动网络桥接。为了保证不破坏原有的网络配置,我们先使用如下命令将网络配置文件进行备份: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cp /etc/network/interfaces /etc/network/interfaces-bak备份完成后,我们需要对 /etc/network/interfaces 配置文件进行更改,将如下信息追加到配置文件当中:以上信息请根据你自己的网络环境进行更改,不要照搬哦!配置完成后需要重启一下,再使用如下命令验证网络桥接是否配置成功:ifconfig启动KVM虚拟系统管理器在安装及配置完桥接网络后我们便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打开 KVM 虚拟系统管理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virt-manager点击文件菜单下的 new virtual machine 即可创建新虚拟机了。KVM 已是业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虚拟化技术,它非常简单和易用,稳定性也非常之高。而且使用KVM 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我们可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对其进行管理,在硬件设备支持的情况下,理论上可扩展无限虚拟机。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 12Ubuntu 8.04 ( Hardy Heron ) 是完全支持 Compiz Fusion所有特性的一个版本.但是主要的问题是没办法来配置这些特性.为了配置这些不同的选项,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叫 Compiz Config的工具软件.打开新立得管理器,搜索 Compiz Config 然后安装就可以了.一旦安装好了 Compiz Config ,运行他,你会看到一个类似于如下图所示的界面:这个界面非常的简单,选中了的选项表示这个效果是启用的,没有选中的选项表示这个效果是没有启用的.为了配置单个的效果例如键绑定点击图片的效果.现在我就来演示一下一些我最喜欢的特效和实际的效果图.1)屏幕上火焰效果:你可以使用这个特效在你的屏幕上画火字,为了使用这个效果,你需要使用组合键shift+win键,并点击鼠标左键,火焰就会被喷在屏幕上.当火焰文字在你的屏幕上,在你的正常的桌面上工作区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做所有的事情,例如浏览网页,假如想清除火焰文字,请按组合键shift+win+c键,这个时候火焰文字就会被清除.2)展览特效:这个效果能让你预览的桌面.使用这个特效只需要按组合键win+e 3)摆动窗口:一个非常受众多Compiz Fusion玩家喜爱的特效,他主要是使你的窗口像水一样摆动.4)水滴效果:使你的桌面像下雨一样的非常好,非常迷人的一个效果.通过使用ctrl+win键来激活这个效果. 5)窗口切换:使用一种类似ITunes的cover flow的方式来切换窗口。通过使用win+tab键来使用这个种效果 6)窗口圆环切换:使你的窗口形成一个圆环,并使用简单的alt+tab来切换窗口.因为这个插件禁止了alt+tab的默认的浏览的功能 现在,让我们开始随心所欲的定制自己喜欢的 Compiz fusion 特效吧!
全站热门
Ubuntu 的笔记本来到一个局域网里,插上网线,网线指示灯亮,但是连不上网,点击网络连接图标,显示“网络未托管”。突然想起这台笔记本前阵子设置过 PPPOE(有线宽带虚拟拨号),于是进行了一番设置改动,最终解决了问题。1、Ubuntu 的笔记本来到一个局域网里,有点认生。插上网线,网线指示灯亮,但是连不上网,点击网络连接图标,显示“网络未托管”。突然想起这台笔记本前阵子设置过 PPPOE(有线宽带虚拟拨号),怀疑是它的原因。2、按 Ctrl + Alt + t,调出终端。3、键入命令:cd /etc/network,转入 /etc/network 这个目录,它里面有个文件叫 interfaces。4、然后键入命令:sudo gedit interfaces,意思是调用 gedit 文本编辑器,并打开 interfaces 这个文件。这个文件的最后一行是:iface eth0 inet manual,意思是,eth0 这个网络界面(个人电脑上,eth0 一般指的就是唯一的一个网线接口),需要手动设置网络。5、但是,当前的这个局域网,明显是 DHCP 网络,也就是接入的电脑需要“自动获取网络”地址。我们在这行字符前面加个英文的“#”,“注释”掉这一行,意思是不要手动设置网络了,而是转为自动设置。注意一定是英文的“#”,否则输入中文的话,就起不到“注释”的作用了。6、保存文件、关闭 gedit 文本编辑器,回到终端,键入命令:sudo service network-manager restart,意思是重新启动网络管理服务。按下回车,网络立刻连接。以后离开这个局域网,需要重新使用虚拟拨号时,只要按照第 4、5 步骤的方法,把加上的那个“#”去掉,然后再重启网络管理服务,就行了。
ubuntu安装mac os x主题步骤来咯~下文将为大家演示ubuntu14.04安装mac os x主题教程,安装MAC OS X 主题会帮助你的 Ubuntu 14.04 看起来更像MAC OS X哦~第三步、在Ubuntu 14.04上安装Mac OS X主题现在unity桌面看起来就像Mac了,你已经有了mac的图标,mac的窗口样式,mac的鼠标指针样式。
虚拟机下面安装了ubuntu系统,显示的屏幕只有那么一小块儿,不知道如何才能全屏,那么如何全屏呢?且看下面经验。1、打开虚拟机,并点击要更改成全屏的那个ubuntu系统的电源,我的虚拟机名字就叫ubuntu,那么就点击【打开此虚拟机电源】2、等虚拟机打开之后,我们点击虚拟机软件上面工具栏中的【虚拟机(V)】,会展现出一个下拉菜单。3、在下拉菜单中,我们找到并使用鼠标左键单击【安装Vmware工具】,假如你这里是灰色的,那么可能是 因为你的虚拟机版本比较低!4、点击以上选项后,我们进入到系统里面,找到在桌面上出现的wmware tools的光盘!我们点击进入其中。5、在vmware tools虚拟光盘里面,我们双击【vmware****.tar.gz】这个文件,注意我这里的****是任意字符的意思哦,每个虚拟机的版本可能不一。6、复制这个【vmware****.tar.gz】文件,到【文件】--->【home】文件夹里面。7、然后按【Ctrl+Alt+T】调出命令界面,然后在里面输入【tar -zxvf v】后按【Tab】键,自动补全整个工具的名字。然后按enter执行。8、然后在终端里面输入【cd V】,再按一次TAB键补全被解压后的那个工具目录名字。回车后进入到该工具解压后的目录里面!最后输入【sudo ./vmware-install.pl】执行即可安装成功,安装成功后,按【CTRL+Alt+enter】键就能给ubuntu全屏啦。假如还有疑问,可以提问我,我会第一时间回答的。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几乎)每次都有消息 Ubuntu 15.04在启动时检测到系统程序错误 跑出来“欢迎”我。那时我是直接忽略掉它的,但是这种情况到了某个时刻,它就让人觉得非常烦人了!检测到系统程序错误(System program problem detected)你想立即报告这个问题吗?我肯定地知道假如你是一个Ubuntu用户,你可能曾经也遇到过这个恼人的弹窗。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在Ubuntu 14.04和15.04中遇到检测到系统程序错误(system program problem detected)时 应该怎么办。怎么解决Ubuntu中检测到系统程序错误的错误对不起,Ubuntu发生了一个内部错误是个Apport(LCTT 译注:Apport是Ubuntu中错误信息的收集报告系统,详见Ubuntu Wiki中的Apport篇),它将会进一步的打开网页浏览器,然后你可以通过登录或创建Launchpad帐户来填写一份漏洞(Bug)报告文件。你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花整整四步来完成。但是我想帮助开发者,让他们知道这个漏洞啊 !对,也不对。假如你想的话,在你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报告它。你可以在上面图片显示的“显示细节(Show Details)”中,查看崩溃的程序。但是假如你总是看到它,或者你不想报告漏洞(Bug),那么我建议你还是一次性摆脱这个问题吧。修复Ubuntu中“检测到系统程序错误”的错误我的建议是删除这些错误报告。打开一个终端,执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假如你这样做,系统中任何程序崩溃时,系统都不会再通知你。假如你想问问我的看法的话,我会说,这不是一件坏事,除非你愿意填写错误报告。假如你不想填写错误报告,那么这些错误通知存不存在都不会有什么区别。要禁止Apport,并且彻底地摆脱Ubuntu系统中的程序崩溃报告,打开一个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设置0表示禁用Apportw,或者1开启它。# 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暂时关闭它:# sudo service apport start force_start=1enabled=1把enabled=1改为enabled=0。保存并关闭文件。完成之后你就再也不会看到弹窗报告错误了。很显然,假如我们想重新开启错误报告功能,只要再打开这个文件,把enabled设置为1就可以了。
有个领导想在自己安装了ubuntu的系统中装个打印机,我说行啊,我来帮你装,顺便就截了几张图,分享给大家步骤。网络打印机是有一个IP地址的哦!和共享打印机的添加方法不太一样,但是可以借鉴参考。1、打开菜单里面的设置按钮,对!就是桌面靠左,像齿轮的那个。点开它2、在 系统设置窗口中的“硬件”项目下面,找到“打印机”,并使用鼠标左键点开它。3、在打印机对话窗口里面,我们点击两个添加其中的一个。来添加一个打印机4、在选择设备下面,找到“网络打印机”一项,我并使用鼠标左键点击它5、被点开的“网络打印机”下面,一般情况会自动搜索到网络打印机,并且给你展示出来,如下图,Generic 21c-1(192.168.x.1) ,我们点中它,然后点击窗口中右下角处的“前进”6、我们选择ubuntu系统为我们查找到并且“推荐”的打印机类型,然后点击“前进”7、接下来的两个驱动程序,系统也会默认为您选择好,我们就保持它默认的“推荐”驱动就好了。继续点击“继续”按钮。8、在打印机描述中,你可以更改里面的数据,位置也可以改变,但是我这里都保持默认,直接点击“应用”按钮继续操作。9、接下来,系统会开始着手为您安装该网络打印机的驱动程序,等待安装完成后。会提示您是否打印一张测试页,根据你的需求点击即可,这样我们就安装好了网络打印机啦。
gcc和ifort编译器都是开发人员较为常用的,之前小编也介绍过了关于gcc编辑器在Ubuntu中安装的技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Ubuntu安装ifort编译器的技巧。方法如下:Intel Fortan Compiler简称ifort, Windows下的ifort是收费的,但是Linux系统下提供免费的ifort,可以在下面的链接中下载需要的版本(必须先注册,随后会收到官网发来的邮件,里面提供了接下来安装需要的series-number)http://software.intel.com/en-us/articles/non-commercial-software-download/在Ubuntu下安装ifort之前,需要先安装一些软件包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sudo apt-get install g++sudo apt-get install gcc-multilibsudo apt-get install rpmsudo apt-get install openjdk-6-jre-headlesssudo apt-get install libstdc++6将下载下来的文件解压 tar -zxvf l...tgz安装进入上面解压过后的文件夹,sudo install.sh安装一共分六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设置信息,一般一路enter下去即可。修改运行环境信息将source /opt/intel/bin/ifortvars.sh ia32 添加到 ~/.bashrc文件里检测安装是否成功ifort -v 或 ifort -V以上就是小编总结出来的安装ifort编译器的方法了。有需要的友友可以按照小编的方法一步步来,以防系统安装出错。希望本教程可以帮助到你。
热门文章
- 1以琦沃智能手表(领先智能手表市场,方便高效生活)
- 2电脑遥控拍照教程(通过电脑远程操控相机,轻松拍摄完美照片)
- 3惠普电脑,预装ubuntu系统如何修改系统语言1、首先,我们打开Ubuntu桌面左侧工具栏中的”系统设置”2、然后选中设置中的“Language Support”3、这里的默认系统语言为English4、我们找到汉语(中国),向上拉,使汉语(中国)的位置替换English的位置。有的时候,不好拉,多拉几次就好了5、将汉语(中国)拉到顶部后,我们点击“Apply System-Wide”,将汉语(中国)应用到整个系统。6、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输入你的root密码之后,点击“Authenticate”。等一会儿,待应用完成之后,我们重启7、在重启之后,我们会看到,有一个询问的对话框,问你是否将标准文件夹更新到当前语言,这里按照个人喜好而定”。我们这里也已经看到,系统语言已经由English修改为了汉语。至此,完成了系统语言的更换
- 4如何正确使用商务台式电脑音响(全面解析商务台式电脑音响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 5i33220处理器在2016年的性能评估(i33220的性能表现及其适用领域)
- 6gcc和ifort编译器都是开发人员较为常用的,之前小编也介绍过了关于gcc编辑器在Ubuntu中安装的技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Ubuntu安装ifort编译器的技巧。方法如下:Intel Fortan Compiler简称ifort, Windows下的ifort是收费的,但是Linux系统下提供免费的ifort,可以在下面的链接中下载需要的版本(必须先注册,随后会收到官网发来的邮件,里面提供了接下来安装需要的series-number)http://software.intel.com/en-us/articles/non-commercial-software-download/在Ubuntu下安装ifort之前,需要先安装一些软件包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sudo apt-get install g++sudo apt-get install gcc-multilibsudo apt-get install rpmsudo apt-get install openjdk-6-jre-headlesssudo apt-get install libstdc++6将下载下来的文件解压 tar -zxvf l...tgz安装进入上面解压过后的文件夹,sudo install.sh安装一共分六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设置信息,一般一路enter下去即可。修改运行环境信息将source /opt/intel/bin/ifortvars.sh ia32 添加到 ~/.bashrc文件里检测安装是否成功ifort -v 或 ifort -V以上就是小编总结出来的安装ifort编译器的方法了。有需要的友友可以按照小编的方法一步步来,以防系统安装出错。希望本教程可以帮助到你。
- 7电脑桌面错误频发(解决电脑桌面错误,轻松提高工作效率)
- 8本教程是向大家介绍Ubuntu14.4下Sublime Text 3无法输入中文解决方法,不是很难,方法很实用,同时感谢原创作者LunnLew的分享,希望这篇教程对大家有所帮助!工具/原料Ubuntu14.04搜狗输入法 for LinuxSublime text 3已知前置条件1、本经验目前在Ubuntu14.04环境下,已有搜狗输入法 for Linux和Sublime Text 3的情况下安装成功。END解决方法步骤21、保存下面的代码到文件sublime_imfix.c(位于~目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nclude GdkWindow *window){ GtkIMContextClass *klass; g_return_if_fail (GTK_IS_IM_CONTEXT (context)); klass = GTK_IM_CONTEXT_GET_CLASS (context); if (klass->set_client_window) klass->set_client_window (context, window); g_object_set_data(G_OBJECT(context),window,window); if(!GDK_IS_WINDOW (window)) return; int width = gdk_window_get_width(window); int height = gdk_window_get_height(window); if(width != 0 && height !=0) gtk_im_context_focus_in(context);}2、将上一步的代码编译成共享库>libsublime-imfix.so,命令cd ~gcc -shared -o libsublime-imfix.so sublime_imfix.c `pkg-config --libs --cflags gtk+-2.0` -fPIC3、然后将>libsublime-imfix.so拷贝到>sublime_text所在文件夹sudo mv libsublime-imfix.so /opt/sublime_text/4、修改文件/usr/bin/subl的内容>sudo gedit /usr/bin/subl将#!/bin/shexec /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修改为>#!/bin/sh>LD_PRELOAD=/opt/sublime_text/libsublime-imfix.so exec /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此时,在命令中执行>subl 将可以使用搜狗for linux的中文输入>5、为了使用鼠标右键打开文件时能够使用中文输入,还需要修改文件sublime_text.desktop的内容。命令>sudo gedit /usr/share/applications/sublime_text.desktop将[Desktop Entry]中的字符串Exec=/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F修改为Exec=bash -c LD_PRELOAD=/opt/sublime_text/libsublime-imfix.so exec /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F将[Desktop Action Window]中的字符串Exec=/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n修改为Exec=bash -c LD_PRELOAD=/opt/sublime_text/libsublime-imfix.so exec /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n将[Desktop Action Document]中的字符串Exec=/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command new_file修改为Exec=bash -c LD_PRELOAD=/opt/sublime_text/libsublime-imfix.so exec /opt/sublime_text/sublime_text --command new_file注意:修改时请注意双引号>,否则会导致不能打开带有空格文件名的文件。此处仅修改了>/usr/share/applications/sublime-text.desktop,但可以正常使用了。opt/sublime_text/目录下的>sublime-text.desktop可以修改,也可不修改。6、经过以上步骤我们能在Sublime中输入中文了。END以上就是Ubuntu14.4下Sublime Text 3无法输入中文的解决方法,希望这篇教程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阅读该文教程!
- 9HTCE9pw(重新定义高性能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10Ubuntu 14.04继续在Dash搜索中加入了在线搜索结果,其中主要是来自Amazon的内容,其展示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不希望显示在线搜索结果,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打开终端(Ctrl+Alt+T)输入下面的命令,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Unity.Lenses remote-content-search ‘none’完成后关闭窗口并注销当前用户,再次使用Dash进行搜索时将不会出现在线结果,假如你想继续使用在线搜索结果,可通过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命令恢复。复制代码代码如下: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Unity.Lenses remote-content-search ‘all’